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網路無障礙空間是什麼?

數位生活好便利,但身障者的數位權益呢?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各種無障礙設施,諸如:建築物內有身障坡道、電梯中有人聲指示樓層、馬路旁有布穀鳥叫聲等等。

無障礙設施,似乎無所不在!但是你可曾思考過:那麼網路上的無障礙空間呢?」



(資料來源: Techorange ; 圖片來源: speedofcreativity)

小時候 by 蘇打綠

















"小時候" by 蘇打綠
重複聽了好幾次,
這首歌不只是簡單的一首流行歌,
它很敏銳很細膩地點出父子之情,
常常滿腹敬愛與疼惜,卻因不擅表達而壓抑,
只有在特殊的時機諸如生離死別時,才會低調地傾洩而出。

"小時候"以樂符與歌詞譜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推薦量化app (quantified apps)


我開始在科技報橘(TechOrange)發布科技新聞囉,
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前往TechOrange看看,或是透過我的部落格連到TO!
開春第一炮:

管理企業也要照顧身體,大老闆愛用的 5 個「量化」App

 "企業大老闆常常量化企業的各種數據,希望可以藉由量化的結果,擬定最佳的經營管理策略。

既然企業家懂得量化之箇中巧妙,何不套用在自己身上?透過量化自己的工作生產力與身體健康,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及生活作息喔!

以下推薦 5 個實用的量化 App:"

(圖片來源:Tax Credits , CC Licensed)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舞台劇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改編自同名書籍

下午14:30,「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在眼前上演。

多麼可惜,我好喜歡這本書,但被改編成舞台劇之後,有點走味。
我回想發現,故事線雖相去不遠,但是呈現方式讓韻味大打折扣,
對我而言,最大的敗筆是舞台上的幽靈角色,這些配角以此起彼落的聲音不斷覆述主角的台詞,原本可能感動觀眾的台詞,在缺乏感情的覆誦聲中又變得無味。

而北爸紐媽的作者以自白的方式回顧自己的家族歷史,在我讀來,非常成功,整本書的節奏與情緒變化非常明確。舞台劇版本延續書中自我剖析的風格,讓許多角色告白,道出心中壓抑的感受,這樣的設計立意美好,能讓我們直接聽到角色的無奈、孤單與掙扎,然而導演卻未克服其中缺點,而其缺點就是缺乏戲劇情節與張力。
我認為舞台劇的好處,是能具體再現書中情節,拉出劇情張力,讓觀眾直接看見角色間愛情、親情、友情的糾葛,但此劇以心情告白的方式推動故事,觀眾似乎少了詮釋劇情及角色感受的空間,這部分就比較可惜了。(今天下午看戲時,每次出現戲劇情節,我就被拉入導演所建構的世界,但每次情節都很短暫,就又輪到幽靈角色吶喊或是主角們自我對白,害我覺得很不過癮呀><)

我選了一張萬芳在北爸紐媽中的劇照,因為我最喜歡的一幕是萬芳在高台上現場演唱著輕柔迷幻,像一層薄霧般的歌曲,而其他角色在舞台上徬徨惆悵。




圖源:http://tifa.ntch.edu.tw/program_03.php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The length of the semester: the longer, the better?

In Taiwan's universities, one semester is about 19 weeks.

Compared to France's colleges' 11 weeks or even UC's 10 weeks, it's terribly long. 
The incredibly long semester is proposed and designed by the government (I gues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fficials believe that students learn more with longer school time, but the reality is just, if not the opposite, not as they expect to be.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be exchanged to UCLA for a quarter which only lasted for 10 weeks. I loved it! 
Due to the short span,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all keep interested in the courses throughout the whole quarter, thus always willing to absorb knowledge and obtain skills. Besides, since there's no much time to be wasted, the classes are more intense and efficient. I think very positively of the quarter system or not-so-long semester system. 

I did see the problem of short quarters/semesters. Some subjects are better learned with longer training, for example, foreign languages. To pick up a new language or improve the proficiency,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s required. Intensity does not necessarily work in this case. 

But 19 weeks! That is way too much for most students and some professors to stay passionate ab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 in-between length, maybe 13-14 weeks, should be adopted ASAP.
I am now in the 13th weeks, still 6 weeks to go.




image: http://keep-calm-and.tumblr.com/post/23771548502


.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Completely original idea? Is that possible?


Kirby Ferguson: Embrace the remix

"We are not self-made. We are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Admitting this to ourselves isn't an embrace of mediocrity and derivativeness, it 's a liberation from our misconception." (Kirby Ferguson)
 

http://www.ted.com/talks/kirby_ferguson_embrace_the_remix.html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發展幸福台灣


《天下》幸福指數調查 台灣幸福感有待加強

    最近,《天下雜誌》的網站充滿與「幸福」相關的文章,原因乃是近來全球掀起熱烈討論與迴響的「幸福指數」,幸福指數是由OECD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提出,用以衡量國民對生活滿意之程度。

天下雜誌參考OECD的調查指標,設計出《天下》幸福指數調查,受訪者針對「政經環境」、「家庭生活」、「工作狀況」、「社群關係」、「身心健康」等五個面向,分別表示「滿意度」及「重要性」。這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台灣人民的幸福指數為65.94分,僅稍高於及格分數。其中,「工作狀況」顯示為「低滿意度,高重要性」,也就是說,對台灣人民而言,工作狀況對幸福感影響重大,但現況卻令人不甚滿意。

此外,《天下》列出的五項最受矚目政策中,民眾最期待「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政府若想提升人民幸福感,改善工作狀況及增加就業機會乃當務之急。

幸福風吹入台灣 望政府能貫徹始終

    「幸福」意識抬頭,馬英九總統也注意到這股風潮,於今年初不時強調說國民幸福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經濟發展,希望台灣也制定幸福指數以反映人民幸福程度。政府終於不再一味追求GDP成長,人民的幸福有望了

其實,從呼籲到實際執行政策還有一大段距離,實際執行之後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像是幸福指數是否能如實反映民情,是否僅淪為吹捧政績的工具等等。而各種幸福指數皆顯示,家庭生活、社群關係、及身心健康為幸福的關鍵要素,因此政府施政時,不該只追求國家經濟成長,而忽略居住正義及貧富不均等重要議題。

台灣的經濟水平高,若想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則得在追求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大力推動社會公平化,並且持續推動政策,讓馬英九總統口中的「黃金十年」得以兌現。

參考文章: http://topic.cw.com.tw/500/pg4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