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發展幸福台灣


《天下》幸福指數調查 台灣幸福感有待加強

    最近,《天下雜誌》的網站充滿與「幸福」相關的文章,原因乃是近來全球掀起熱烈討論與迴響的「幸福指數」,幸福指數是由OECD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提出,用以衡量國民對生活滿意之程度。

天下雜誌參考OECD的調查指標,設計出《天下》幸福指數調查,受訪者針對「政經環境」、「家庭生活」、「工作狀況」、「社群關係」、「身心健康」等五個面向,分別表示「滿意度」及「重要性」。這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台灣人民的幸福指數為65.94分,僅稍高於及格分數。其中,「工作狀況」顯示為「低滿意度,高重要性」,也就是說,對台灣人民而言,工作狀況對幸福感影響重大,但現況卻令人不甚滿意。

此外,《天下》列出的五項最受矚目政策中,民眾最期待「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政府若想提升人民幸福感,改善工作狀況及增加就業機會乃當務之急。

幸福風吹入台灣 望政府能貫徹始終

    「幸福」意識抬頭,馬英九總統也注意到這股風潮,於今年初不時強調說國民幸福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經濟發展,希望台灣也制定幸福指數以反映人民幸福程度。政府終於不再一味追求GDP成長,人民的幸福有望了

其實,從呼籲到實際執行政策還有一大段距離,實際執行之後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像是幸福指數是否能如實反映民情,是否僅淪為吹捧政績的工具等等。而各種幸福指數皆顯示,家庭生活、社群關係、及身心健康為幸福的關鍵要素,因此政府施政時,不該只追求國家經濟成長,而忽略居住正義及貧富不均等重要議題。

台灣的經濟水平高,若想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則得在追求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大力推動社會公平化,並且持續推動政策,讓馬英九總統口中的「黃金十年」得以兌現。

參考文章: http://topic.cw.com.tw/500/pg40.aspx